南朝梁画家张僧繇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吴(今苏州)人。南朝梁画家。天监年间(502—519年)为武陵王国侍郎,在直秘阁中掌管宫廷收藏的文玩,图书、宇画。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画人物、肖像,兼工画龙,并作故事风俗画。是萧粱时期冠绝一代的画家。其作人物中的宫廷仕女,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创造了以面短为艳的典型,改变了东晋顾恺之、同代的陆探微所刻划的瘦削形象,被当时雕塑者取作楷模,号为“张家样”。他作画不用勾勒,以重色青绿、朱粉渲染,分出阴阳光暗,而成没骨法。他的画风属于“疏体”,所谓“笔才一、二,象己应焉”。用笔简练,但形象毕肖,且极耐看。代表作品有《清器官水怪图》、《吴王格虎图》、《醉僧图》、《行道天王图》、《梁宫人射雉图》等。惜今无一留存。张僧繇的画风对唐代艺术影响极大,当时流传有“(吴)道子画,(杨)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口头语。
----------------------------------------------------- 最后编辑:admin 编辑时间: 2005-5-22 15:0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