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缪盈盈)
沟通
昆山国际学校初二(3)班 缪盈盈
沉默,一点点地抽走了氧气,让我几乎窒息,透不过气来。无言,一寸寸地逼近了头顶,让我完全透支,使不出力来。(点评:直接进入故事情境,节省笔墨,吸引读者。有的同学罗嗦了半天都没进入正题)
我自顾自地写作业,她也自顾自地边看电视边织毛衣。电视中不时传来几声突兀的笑,在这沉默中越显苦涩,主持人的调侃使身边的湿度越显冰冷。(点评:环境描写,渲染一种沉重阴冷的气氛)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的思维迅速回到了几个月前的一场雷雨:那次的考试我因为粗心,所以名次退后了一些。当我在她的询问下说出我的名次时,她的脸色瞬间阴沉,随即而来的是一阵责问。我很不以为然:“不就是因为粗心嘛。”以为到来的会是鼓励,“粗心!你怎么老是粗心啊!还不是借口,根本就是没有认真学习!”可是到来的全是责怪。我的泪水瞬间充满了眼眶,诉说着满腔的委屈。我冲进自己的房间,用“砰”的关门声,来发泄我心中的不满。(点评:插叙,矛盾冲突加剧)
从那天开始,我和她之间,突然出现了一天深不见底的沟壑。这条沟壑,在一天天的加深,一尺尺的扩大。(点评:巧妙的暗示主题了)
“发什么楞啊!快写作业!”她的话把我从回想中拉了回来。我继续做起了作业。(点评:故事继续)
一阵哭声把我吸引了,电视里放着一对失散多年的母女重逢的画面,如果这是我和她,那会如何呢?我用余光看了她一眼,发现她的眼角闪烁着一丝光芒。她哭了。(点评:电视与生活的巧合,为下文的沟通作铺垫伏笔)
已经快10点了,作业也快完成了。正当我准备放下笔的时候,她突然站了起来,去厨房的冰箱里拿了一瓶牛奶,用微波炉热了一下。难道是给我的吗?来不及容我多想,她已经把牛奶放在了我面前,用好久不见的温柔说:“喝完了去睡吧,作业明天再做。”说完又去看电视了。我缓缓地拿起杯子,轻轻地喝了一口,甜甜的牛奶温暖了我的全身。(点评:沟通的一个细节描写:母亲给我热牛奶,用温柔的声音嘱咐我早点去睡,明天再做作业。与前文对我的责问形成对比,反映母亲对我的理解关爱,而“我缓缓地拿起杯子,轻轻地喝了一口,甜甜的牛奶温暖了我的全身”这一句写出了我得到理解后的内心感受。)
沟壑上突然驾起了一座桥梁,通向对岸。我鼓起勇气,对她说:“明天陪我去买书吧,妈。”(点评:文章结尾才告诉读者,“她”是谁,很巧妙,又自然)
“好啊。”
沟,通了。(点评:神来之笔。小缪对语言文字有高度敏感性,她看到“沟通”一词就想到了这个词形象的本意——人和人之间出现了一条深沟,上面架了一座桥,天堑变通途,这就叫“沟通”,现在,沟,通了,聪明的点题,巧妙的理解。)
指导老师:陶静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