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诸刺僚
春秋战国时,吴地是一个好勇尚武的地方,这种古风相传一直到北宋范仲淹举府学后才渐变。春秋四刺客中,吴中就有两个。《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专诸刺王僚”的故事。
按照老吴王寿梦遗愿和“兄终弟及”的安排,余昧死后,第二十三世吴王应该是季札。可是季札仍坚辞不肯接受王位。并称“唯仁是处,富贵于我,如秋风之过耳”,还出逃隐居了。季札逃后,王位便由余昧长子州于继承,是为吴王僚,这一年为公元前526年。对此,诸樊长子公子光忿忿不平。王位之所以“兄终弟及”,为传位给季札,既然季札不受,则应由嫡长孙公子光继位。公子光暗中谋划夺权。
吴王僚五年,前522年,伍员出逃来到吴国。伍员,字子胥。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而少傅则是著名佞臣费无忌。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将伍奢和其长子伍尚斩于市,次子伍子胥则“过昭关,渡大泽”,历尽艰辛,逃奔到吴国,在吴中吹箫卖艺,以乞温饱。后先是投于吴王僚门下,后又投到公子光帐下。伍子胥暗中为公子光物色猛士刺杀王僚。他发现了专诸。他遇到专诸时,专诸正要和人打架,双目圆睁,发髯上冲,有万夫不当之勇。专诸“雄貌、深目、侈口、熊背”。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把欲刺杀王僚的原委向专诸和盘托出。专诸感于知遇,愿为他效命。知王僚嗜鱼如命,专诸去太湖三月潜学炙鱼之术。
王僚十三年冬,前514年,公子光请王僚过府尝鱼。王僚环拥侍卫,身披厚甲前去。公子光早已埋伏甲士,宴会中,专诸赤着身子,捧着鱼盆膝行到王僚面前,用藏在鱼腹中的“鱼肠剑”刺死了王僚。侍卫则瞬时将专诸剁为肉泥。公子光登上王位,是为吴王阖闾。苏州城内现尚存“专诸巷”,相传为当年专诸墓葬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