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
古镇周庄距离苏州的路程只有一个多小时,全镇面积也只有36平方公里,实际古镇只有0.47平方公里,是一个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泽国。但就是这么一个小镇,在长达千年历史的岁月里,依然完整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和格局,以保存众多的明清建筑而享誉海内外。先后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优秀小城镇等殊荣。
近些年来,随着周庄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古镇的旅游人流一浪高过一浪,给古镇的保护带来了压力,周庄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清楚地认识到,周庄已成为中国的国宝,是全人类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必须把“古镇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专门设立了古镇保护领导小组为核心的主管机构,以上海同济大学等专业机构的教授、专家等组成专家小组为依托的咨询机构和古镇保护委员会及古镇保护办公室为主体的执行机构。从1986年开始古镇保护就实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并且设立了传统建筑维修组,全部根据“修旧如旧“汉”原环境、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四原则;专门负责对保护对象实施保护与维修,先后对沈厅、张厅、叶楚伦古居、迷楼等古镇上重要人文景观实施保护性修缮,投入巨资对古镇的河道、驳岸、桥梁、街巷、古树名木进行改造、疏浚、修缮和引进,使古镇水乡风貌传统建筑、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延续,确保了古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永久性保存。
在保护古镇的同时,周庄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开创了小镇大旅游的新局面。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带头人就是如今的周庄镇党委书记屈玲伲,一位普普通通周庄女性。记者早在1997年就采访过她,那时她是周庄旅游公司的总经理,精明能干,敢为人先,上北京,下深圳,全国各地到处都留下她的脚印。她为了推广周庄的旅游,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也许是屈玲伲的真诚为人,也许是大时代的机遇降临了,周庄一夜之间红遍全国,红遍世界。10年来周庄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品牌,掀起了全国古镇旅游热的高潮。
今天的周庄,你已经无法用小镇的概念去衡量了,今天的周庄人也变得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了,在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下,周庄人也开始反思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古镇区破墙开店,游客人数巨增,商业网点过密等,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制订了《周庄古镇保护详细规划》《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使古镇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继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在“周庄舫”成功召开后,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代表最后一站行程已经确定在周庄,这意味着千年古镇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和青睐,必将为小小的周庄历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海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