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剩女”的困境
中国“剩女”的困境 在北京举办的书友会上,关于如何约会这个话题美国作家陈愉( Joy Chen )向中国女孩子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你去约会,”陈愉说,“表现得多出色或者给人留下你工作中那样的印象,这并不是吸引一个男人的最好办法。”
陈愉是一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曾担任洛杉矶市副市长,也是一位成功的商界女性,她还出版了中文著作《30岁前别结婚》,鼓励女性应先追求自己的事业,不宜太早结婚。
但是在中国这样做似乎很危险,因为超过30岁甚至20大几岁的女孩子,都会发现自己会被冠以“剩女”的称号。
“即使是在工作中,别人也会当面叫她们剩女。”陈愉强调。
她还说,这些女子承受着来自父母以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的压力。
如果一个女子现在已经31岁了但是还没有结婚,其他人则认为她“已经过了巅峰”。而陈愉表示这种看法是相当滑稽的。“这些女子一直很守规矩,也得到了她们从小被教导的应该得到的,学习很好,上了名牌学校,也有体面的工作。”
但是在她们二十五六岁的事情,情况就该发生变化了。
“那时,很突然,她们就会听到这些话:不要进取了——如果你不想把男人们都吓跑;停下来并且回到你的位子上,做一位传统的贤妻良母。”
然而问题是,这样做并不容易。
凯瑟琳(中国女子)从20多岁开始工作,现在她已经35岁了,她说自己也没有约会,更不用提嫁人了。她还说,中国男人喜欢找年轻、温顺的女孩做妻子。
凯瑟琳指出,“也许年轻的女孩更天真也更好相处。”
她说很多男人都说她太强势了,“我太独立了,也许这就是其他人害怕和我在一起的原因。”
她说自己是从父母那里了解到这些的。她在结婚之前会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意味着凯瑟琳将继续面对母亲给她施加的压力。她的母亲说,哪怕凯瑟琳嫁给一个丑男,她也会十分高兴的。
“她们觉得我太挑剔了。”凯瑟琳大笑起来。
但是她说自己只是为了找到真爱。“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在等我,而且我们都在互相寻找对方。”凯瑟琳说。
但是,作为一个剩女,她担心这或许太晚了——她已经35岁了。
此外,中国已经把“剩女”一词收进了官方语言中。(作者奇平•里德 朱海淼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