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
常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倚上海,南接苏州,西邻无锡,北枕长江,全市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人口104万。常熟自古就是“江南福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年年丰收田常熟”的美称。常熟城依山傍水,秀姿独异,人居环境十分优越,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常熟自古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历史上曾出过8名状元、9名宰相、483名进士。当代常熟籍“两院’院士有17人。三千年文脉绵延至今,铸就了常熟崇文重教、诚信务实、和谐精致的文化特质。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又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与奖项。进入新世纪,常熟大力构筑“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大市场、大城市”五大新优势,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化进程,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县级市前3位。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5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200美元。
常熟交通十分发达,是苏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4国道、205省道贯穿全市,苏嘉杭、沿江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此外,通过常熟港经长江黄金水道可直奔大海。
常熟工业载体建设先进,各项配套设施良好,基本实现“七通一平”。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比照国家级开发区享有相应的经济审批权限,大力发展临江产业,重点开发建设常熟港区和国际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华虞国际造纸产业园、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具有独特的近城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环境优势,主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高档轻纺等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区之一。
常熟已累计建办各类外商投资企业1600多家,利用外资累计突破100亿美元。200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0.7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3.85亿美元。常熟港是国家一类口岸,与欧美、中东、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80多个港口通航通商,现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钢材、木浆中转基地。依托港口,沿江先后吸引了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前来兴业,有15个项目的投资额超过了1亿美元,已形成了以钢铁、能源、造纸、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导的规模产业群体。
近年来,常熟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全市拥有私营企业1万多家,个私经济注册资本超过138亿元,形成了波司登、隆力奇等一批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集团型企业。常熟的工业基础雄厚,行业门类齐全,名牌、名品交相辉映。全市工业企业拥有“波司登”、“梦兰”和“隆力奇”3只中国驰名商标; 8只中国名牌产品;37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138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3只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居全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