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丝绸之府——吴江
吴江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下辖18个镇,耕地面积70万亩,水面40万亩,是太湖之滨著名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有吴江”,指的就是吴江的地理位置。吴江是江苏省最南端的一个城市,东临上海、北依苏州、南接杭州,是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中的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和新兴城市,是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和江苏省首批文明城市。
吴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中晚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从事渔猎耕织。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吴江历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中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著名社会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都是吴江人。吴江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有7位,将军有5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经济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丝绸轻纺、通信线缆和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丝绸轻纺业是吴江的传统产业,全市年真丝绸产量、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化纤纺织品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出口集散中心。通信线缆行业是吴江重要的骨干产业,通信电缆和光缆年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5和1/4。电子信息产业是新崛起的一大朝阳产业。目前,仅市经济开发区已兴办的外资企业就超过150多家,一个电子资讯产业园已初步形成,成为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台商投资密集区和重要的IT产业生产基地。
吴江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累计落户外资企业超过1426 家,总投资额39.4 亿美元,合同外资30 亿美元。一个初具规模、配套齐全的电子资讯产业园已基本形成。
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去年入库税收3.6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25.5%。民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近两年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12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民营企业,38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继续保持了强势增长的特征。
全市农业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得到加快,农业整体效益有了提高,实现农业总收入28.66亿元,已形成了十大产业基地和十个农业示范园,农业示范效应充分发挥。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44%。旅游业进一步营造大旅游格局,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5.7%。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97家,其中东方丝绸市场全年交易总额达180亿元。
吴江是一个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兴城市,更是一块极富商机和发展潜力、前景的投资沃土。吴江作为中国目前最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长江三角洲一个重要的商贸基地和新兴城市,在新世纪之初,孕育着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