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为可爱的女人——苏州女子芸娘
芸娘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浮生六记》中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林语堂先生在将《浮生六记》翻译为英文时,曾经非常推崇芸娘,甚至将芸娘说成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为可爱的女人”。在一个在对女子无比苛求的时代,能得到一个大文人的如此称赞,可想而知,这个叫芸娘的女人也定有其不凡之处了。
芸娘姓陈名芸,字淑珍。苏州人。四岁时父亲陈心余先生就去世了。母亲金氏,弟弟克昌,家徒四壁。芸娘稍稍长大,就做开始做女红,全家三口都靠其十指做活维持生计。而弟弟克昌从师求学,给老师的薪酬却从来都能按时纳奉。芸娘很聪明,有一日,她在书簏中得到《琵琶行》一书,才挨字开始认字。刺绣的空闲,渐渐地能够吟咏诗词,还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
芸娘和沈三白是姑表亲。三白十三岁那年,随母亲回娘家,见到了芸娘。两小无嫌,一下就为芸娘吸引了,就对母亲说:“如果为儿子选媳妇,非淑姊不娶。”。有一次芸娘堂姊出阁,三白又随母前往。晚上送亲戚到城外,返回时落已漏三下。三白腹饥索食,婢妪只给了枣脯,他嫌甜。这时芸娘暗暗地牵他的袖子,随至芸娘的住室,原来芸娘为他藏有暖粥并小菜。三白正欣然吃着,忽然听见芸娘的堂兄大声呼曰:“淑妹速来!”芸娘急忙关门说:“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看见三白吃粥,就笑对芸娘说:“刚才我索粥,你说‘没了’,原来专门藏了等你的夫婿耶?”芸娘大窘避开了,大家哗笑她。
后来,有情人终成眷属。至两人十八岁那年正月二十二日结婚。
芸娘作了新娘。她言语不多,终日无怒容,与之讲话,总是微笑。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晖映窗,即披衣急起,如象有人呼促一样。说:“恐堂上说新娘懒惰耳。”婚后,与夫君“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新婚那年六月,天气炎热室内如蒸笼。他们就住在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有一轩临河流,名“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意思。轩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三白和芸娘在此消夏。芸娘因天太热不刺绣,终日伴三白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芸娘不善饮,强之可三杯,三白教她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 三白性格爽直,落拓不羁;芸娘就好像有点腐儒,迂拘多礼。偶而为她整袖,必会连声说“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
是年七夕,芸娘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三白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他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是夜月色很好,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中秋日,三白生病初愈。芸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壁之沧浪亭,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犹未启也。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时已上灯,亿及七月十五夜之惊,相扶下亭而归。吴地风俗,这天晚上妇女不拘大家小户都出门,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来。 沈三白《浮生六记》所记的大体是类似上面的那些琐事。然而,一个鲜明的可爱的苏州女子的身影却活跃在我们眼前了。因善良而美丽,因温柔可爱,善解人意,体贴入微。
芸娘所作的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却是为其夫君纳妾!在今天的我们却是感到不可思议的。
当沈三白三十多岁时,芸娘随沈三白的母亲到虎丘游玩,两人先行。随后的沈三白却被一个叫张闲憨的朋友拉去逛妓院了。沈三白并于此碰到一个叫憨园的十六岁的风尘女子。沈三白并动了真心。但是他们家已经没有太多的钱,心有余而力不足。三白就把憨园引见给芸娘了。芸娘和憨园一见如故,芸娘果然很欣赏她,沈三白和朋友张闲憨游玩时,芸娘就让憨园陪同自己。当晚回家后,芸娘就表示要帮助丈夫红袖添香得到憨园了。芸娘自己巧妙的思想工作,憨园心里一动也就同意了。可是沈三白的美梦没有成真,后来,憨园被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夺去了。沈三白心里没有什么,可是据沈三白说,这事倒成为后来导致芸娘病死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过了几年,又经过一系列的生活打击,芸娘就病死了,年仅四十。死后,葬在扬州金桂山。 对芸娘这种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并不能苛求什么。她是出于一种盲目的爱。但这种爱,让人感叹一个时代的女子的悲剧。稍稍令人宽慰的是一直到死,沈三白都是爱着她的。
芸娘还是有福的。(姑苏文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