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野史——文人旧话
刘公泗,字公鲁,人称刘大辫子,能诗文,工字画,善鉴藏书画文物,所得精品至夥,为吴门收藏家之一。他本安徽贵池人,清末随父来苏住沧浪亭畔的大太平巷中。其先人刘瑞芬曾为广东巡抚,出使英国,时以谙练外国事务称。雄于资财,庋藏甚富,公鲁承其余荫,编辑《暖红室汇刻传奇》凡二十九种,雕版雠校俱精,艺林称为善本。其《西厢记》、《牡丹亭》等插图版画尤为精美。
他收集的秦汉印章数百方,曾选其中的周秦所制者,钤印《畏庐藏玺》二册行世。书前有吴昌硕题签,高邮宣哲写序。他收集碑贴甚多,且多旧拓,有宋拓汉碑及明拓国山碑等,均请名家题跋。他的收藏中,尤以唐代大小忽雷(即琵琶)各一,最为著名,并著有《双忽雷考》一书,还有《忽雷记》刊入《汇刻传奇》中。他收藏的还有“汉瓦”、“唐碑”多种,公鲁有侍儿名小白,亦喜文墨,其藏拓“瓦当”、“金文”皆钤“侍兄小白手拓”六字朱文印。公鲁娶杨翰西女,字婉伊,《暖红室汇刻传奇》有部份扉页题字,作褚等篆体。署名婉伊者即杨氏手笔也。
自从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宣告成立中华民国,所有遗老的辫子纷纷自行剪掉,表示思想革新,拥护民国,可是刘公鲁的辫子始终不肯剪掉,仍旧拖着长辫,在苏州街巷中溜跶。别人见了指手划脚地对他耻笑,他却视若无睹,心中隐藏着保皇思想,真是迂腐之极。因此人家在背地里都称他为“刘大辫子”。
他精金石考据之学,又写得一手古拙的好字,所以大家都要请他题跋。但他在民国成立后,所题文字上钤的名章,一律用青色印泥,有人问他:“你戴什么人的孝?”他说:“为了纪念逊清,戴的是国孝。”更见其保皇思想之蒂固了。
抗战时,苏州沦陷,这样一个门第世家,书生本色的刘公鲁,竟遭日寇入侵之祸。日寇闯入其宅,见小白美艳,欲行强奸,公鲁见日寇强拉小白进房时,不顾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挺身与日寇拚搏,被日寇将其从楼上推下,壮烈牺牲。这是千百万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我国同胞灾祸之一。
公鲁去世后,所藏“大忽雷”、“小忽雷”俱被杨婉伊变卖。其变卖手法,亦甚巧妙,把雕刻宋、元、明具名题跋装大小忽雷的红木匣子,配以仿制的大小忽雷,及部份大小忽雷部件,配成整套,另将大忽雷、小忽雷有题刻的象牙部件及主件加上仿制部件,配以仿制题刻的红木箱匣。把两件唐琵琶化为四件变卖,这在“骨董”术语中称作“假老爷、真轿班”,使人不易识破,而“真老爷”没有轿班亦不碍事,真赏自能知之。
被版本学家誉为善本的《暖红室汇刻传奇》全部雕版,原放在大太平巷(十全街西口)刘氏宅,汪伪在南京成立伪政权后,公鲁的岳丈杨翰西为谋伪职,把全部《暖红室汇刻传奇》雕版作为进身之阶的礼物,送给当时的伪江苏省长陈群。陈群虽酷爱书籍,可他的住所还是无法放置这批雕版,乃将全部《暖红室汇刻传奇》雕版存放于“狮子林”。狮子林当时不对外开放,全部房屋都空着。不久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陈群自杀。
在一九四六年刘公鲁的堂兄刘启瑞任国民党国防部二所组长时,杨婉伊知道这批汇刻传奇雕版在狮子林无人过问,又利用刘启瑞与苏州驻军的权力,把这批《暖红室汇刻传奇》雕版由军队从狮子林运出,存放于“惠荫园”(即安徽会馆内)。这批雕版在一九四七年间,杨婉伊又通过旧书店主李德元的介绍,卖给当时任上海市长的钱大钧。现在不知还在苏州否?这批雕版体现出苏州刻书、版画的艺术水准,对苏州桃花坞木刻上溯到明代“起风馆”《西厢记考》插图版画,都有重要的意义。
----------------------------------------------------- 最后编辑:admin 编辑时间: 2005-6-29 12:21:22 ----------------------------------------------------- 最后编辑:admin 编辑时间: 2005-7-1 10:3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