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苏州指南 消费天堂 特快专递 在线订房 古玩藏品 贴图观赏 大众信息
   苏州纵横 | 文史资料 | 姑胥掌故 | 名人名作 | 楹联诗词 | 喜庆节令 | 特色街市 | 吴门揽胜 | 名优特产 | 苏州随感 | 民俗风尚 | 吴侬软语 |
网站首页≡-->『 苏州指南 』-->『 名人名作 』-->林昭:旷世寂寞堪英雄
主题:[转贴] 林昭:旷世寂寞堪英雄
表 情 作 者 妙文 发 表 时 间 2005-6-30 13:16:05 下一篇 本文:2721

林昭:旷世寂寞堪英雄


前两个月有两整天在整理林昭列表,每天搞到凌晨几点,头晕目眩。其主要动力来自看过记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后难以平息的心灵风暴。

《寻找林昭的灵魂》,由独立制片人胡杰(好象住在南京许府巷)弃职自费历时五年(1999-2004年3月)拍摄完成。本文最后附有该片下载地址。

整理林昭列表时,发现个值得思考的细节,所以才有本文这个标题。

这个细节就是:林昭的墓碑上刻的什么内容?

其实林昭的墓碑重刻过一次,也就是出现过两个内容。

重刻前的墓碑内容,请用“林昭 他日红花发”搜索可知,是以下内容:

[引用:墓碑的背面镌刻着林昭的一首遗诗:“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灵台,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他日红花发,认取血痕斑。媲学嫣红花,从知渲染难。”]

这个墓碑内容在林昭很多亲友的怀念文字中出现(在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出这些名字),他们基本都是林昭真相的见证者,举例来说有这些人:

丁子霖 林昭中学和大学校友
冯英子 林昭母亲许宪民的朋友
邱隐帆 林昭的恋人,北大同学
...

毋庸怀疑他们对林昭的真挚情感和悲痛怀念。其实,认为墓碑的背面镌刻着的这首诗是林昭遗诗的应该包括林昭大部分的亲友,因为墓碑的内容应该都经过了他们过目,立墓碑时他们也大部分在场。

但是,但是,很遗憾,这个墓碑内容不得不重刻,因为这些亲友们在林昭死后(林昭殁于1968年)的三十多年里都没发现、都不知道,这并不是林昭的遗诗,而非常尴尬地是汪精卫的诗。(“这是1910年汪精卫参加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被捕后在狱中写的《被逮口占》”)



现在再去苏州郊外木渎镇灵岩山麓“安息公墓”老区一号墓区最高一层左端的林昭墓,看到墓碑后面的内容是重刻的林昭遗诗一首:自由无价生命有涯宁为玉碎以殉中华。

在林昭死后的这么多年里,尽管亲友们是那么怀念林昭,但却居然都没发现、都不知道这个典故。这里面有许多人年龄要比林昭要大得多,比如林昭的堂舅。

这让人感慨:其一,就算是文学造诣,林昭亲友的水平也比林昭差得多,其他如理论和信仰水平也是同样的情况;其二,怀念林昭是一回事,怀念的深度又是一回事,这么多年的怀念,居然还是没有下点功夫去检视一下林昭的文字,真令人遗憾。

悲痛的情感固然真挚,但是要让悲痛转化为力量是需要水平的。大家怀念林昭,却在这么多年后依然仰视林昭,仍然让英雄独自渐行渐远后继无人,这种远离,其实也可以说是对林昭的另一种抛弃。



作为英雄,林昭是孤独的,她的孤独不仅在于死的孤独,还在于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她并不需要同情和怀念----那是她早已舍弃的东西,她需要的,是知音,然而知音何在?

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一点值得补充:林昭在苏州景海女师附中高中这所教会学校所受基督教的熏陶,为她在狱中忍受那些惨痛之极的非人酷刑
提供了精神力量和支柱。我以为,她的经历甚至要超过“耶稣受难记”,因为里面没有任何传说和虚拟----二十余万字的血书,真是前所未闻。从中可以看出信仰的非凡力量----领悟到这道理,便可知道,那些无道文人、经济学家,之所以胡乱臆造些“故事”和“理论”,正是因为他们已将信仰贩卖给撒旦。而另一部分害怕这种力量的人,则拼命想要扭曲和取缔关于信仰的教学和研修。

附:学术交流观摩片《寻找林昭的灵魂》下载地址,上下两部分压缩包共341MB,建议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来自百度贴吧:


文章提交者:zhouseml
欢迎光临
郑重声明
至正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至正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发信至zzsw@zzsw.net 或至电0512-65582789。

妙文     
本 贴

〖222.9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请 留 言
选择表情: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项目符号 编号 回退 缩进 字体颜色 字体突出颜色 剪切 复制 粘贴
删除 撤消 恢复 普通水平线 超级链接 删除文字格式 插入表格 插入网上图片,支持格式为:gif、jpg、png、bmp 自动插入播放的媒体文件 插入栏目框 插入网页 查看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