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苏州指南 消费天堂 特快专递 在线订房 古玩藏品 贴图观赏 大众信息
   苏州纵横 | 文史资料 | 姑胥掌故 | 名人名作 | 楹联诗词 | 喜庆节令 | 特色街市 | 吴门揽胜 | 名优特产 | 苏州随感 | 民俗风尚 | 吴侬软语 |
网站首页≡-->『 苏州指南 』-->『 名优特产 』-->慈禧与太仓糟油
主题:[原创] 慈禧与太仓糟油
表 情 作 者 百里漠 发 表 时 间 2005-7-7 09:14:16 下一篇 本文:3997

慈禧与太仓糟油

 

清朝嘉庆年间(大约在1812年前后),在江苏太仓县有一个姓李的商人。他经营着几个酿造作坊,买卖做得很大。他不但在做生意上精明强干,而且对食品也很有研究。

一天,他来到酿酒作坊,一边看着伙计们干活,一边想:酒可以当做做鱼时的调味品,能不能在酒浆里加些配料做成一种美味的液体调味品呢?于是,他决定亲自试制。他将白糯米浸水蒸熟,加入甜酒药,入缸发酵五十多天,酿成酒浆原液。他在酒浆中加上丁香、月桂、玉果、茴香、玉竹、香菇、白芷、陈皮、甘草、花椒、麦曲、盐等二十多种辅料,最后定型。密封一段时间后,拿出让亲友品尝,色味俱佳,大家齐声称赞,拍案叫绝。李某也喜出望外,决定正式生产,并定名为糟油。

后来,他又进行了改进,把新产品兑入糟油底子,入缸密封,一年后再出售,味道更佳,而且时间越长糟油越香。自此以后,做糟油的“老意诚”便美名远扬了。

太仓县有一个名叫钱调甫的人,他在河南当巡抚。有一年,巡抚回乡省亲,见糟油味道香美,回去时候便带了一些。为了巴结上司,他还送给李鸿章不少糟油。李鸿章见此品罕见,又献给了慈禧太后。有一天,慈禧正生气,胃口不佳,忽然想到了李鸿章送来的东西,便让人往几盘冷菜上浇了点,尝了尝,竟大提鲜味,胃口大开。她立刻眉开眼笑,派人去问李鸿章此品出自何处。李鸿章见太后爱吃,就派专人到太仓县定购。从此以后,老意诚店内挂出了“进呈糟油”的金字大匾,生意兴隆,声誉日上。

太仓漕油这所以色美味佳,关键在于“老意诚”有陈华糟油的底子兑入新产品,否则,再下工夫也不能保证质量。这也是其他店望尘莫及的。所以,多年来,这陈年粮没底子就成了老意诚的命根子。在几次动乱中,老意诚总是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保存糟油底子,使太仓糟油能一直流传下来。

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了万国博览会。许多人品尝了太仓糟油之后,大出意外,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简直不能比。于是,太仓糟油获得了特等大奖,荣获金质奖章。

从此,太仓糟油扬名于国门之外,香飘欧亚国家。

 

欢迎光临
郑重声明
至正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至正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发信至zzsw@zzsw.net 或至电0512-65582789。

百里漠     
本 贴

〖61.17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请 留 言
选择表情: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项目符号 编号 回退 缩进 字体颜色 字体突出颜色 剪切 复制 粘贴
删除 撤消 恢复 普通水平线 超级链接 删除文字格式 插入表格 插入网上图片,支持格式为:gif、jpg、png、bmp 自动插入播放的媒体文件 插入栏目框 插入网页 查看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