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观道教音乐,姑苏仙乐
背景资料:
苏州道教音乐,是指以玄妙观为代表的,包括遍布于苏州城乡入家及出家道士所演奏、演唱的器乐曲及经韵韵腔。器乐曲主要由笛曲、鼓段及两者联缀而成的套曲组成,它主要用于道家醮仪法事。经韵包括赞、偈、咒、表等诸种形式,其中有旋律者为经韵韵腔。
有姑苏仙乐之称的苏州道教音乐,是伴随着斋醮科仪活动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与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等相融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和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乐队组建于1989年,他们曾多次受邀赴英国、比利时、新加坡等地演出,受到一致好评,被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苏州道教音乐受江南丝竹、昆曲、吴歌的熏陶滋养,在中国道乐中独树一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道教音乐一方面受到南唐宫廷艺术的影响,有宫廷音乐艺术的特色,另一方面融合了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的成份,使之更具地方音乐的风格。苏州道教音乐在流传和发展中,吸收了民间传统音乐“堂名”的优点,形成了独唱、吟唱、齐唱、鼓乐、吹打乐等多种表演形式。而且至今所习曲谱仍然是“工尺”谱。形成了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风格。
道教乐曲有的是表现法事活动中的召神遣将、声势磅礴的宏伟场面;有的是烘托镇邪驱魔,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有的寄托盼望风调雨顺、祈求保佑平安的心情;有的又是为了展示修道者清静无为,虚无飘渺的意境。
苏州道士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们在吟唱和演奏中既保持了“道气”的肃穆飘逸、古朴自然,也糅进了吴语、昆曲、丝竹、吴歌等吴音乐委婉典雅、细腻的韵味。韵腔文字的吟唱用带有中州韵的吴方言,在吴侬软语中也颇具阳刚之气。经过历代道士的不断丰富,旋律中还增加了不少适合吴音的装饰音,使苏州道教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记者张晓萍,来源苏州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