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苏州指南 消费天堂 特快专递 在线订房 古玩藏品 贴图观赏 大众信息
   苏州纵横 | 文史资料 | 姑胥掌故 | 名人名作 | 楹联诗词 | 喜庆节令 | 特色街市 | 吴门揽胜 | 名优特产 | 苏州随感 | 民俗风尚 | 吴侬软语 |
网站首页≡-->『 苏州指南 』-->『 苏州纵横 』-->江南“土著”古村落现身太湖
主题:[转贴] 江南“土著”古村落现身太湖
表 情 作 者 修改幸福 发 表 时 间 2005-7-13 13:20:51 下一篇 本文:17081

江南“土著”古村落现身太湖

 

与明月湾、陆巷古村等有着明显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仕大夫宅第特点的村落不同,太湖叶山岛上的徐湾村却是唯一一处没有任何南渡望族染足,以岛为单位真实记录并保持着江南土著生活特色的古村落”―――

东西山古村落包括陆巷、明月湾、东村等大多为宋朝南渡后,一些望族、名将、高贾、学士、隐士后裔纷纷举家迁徙而来,形成了东、西山兴旺的建屯史。然而近日,有专家在位于叶山村的徐湾考察时却惊奇的发现,这里保留了大量明代遗存至今的古建筑,却十分少见地表现为没有大体量的建筑和明显精雕细刻摆放的痕迹,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山路为街,挖为井,掩映在背山临水的孤岛之中―――文物专家惊奇地称之为江南原汁原味土著古村落的绝版。

破村落进入专家视野

历史悠久的洞庭东西山,位于太湖之中,青山绿水,空气格外滋润清新,历来是文人、商贾、望族后裔理想的归隐之地。散落民间的古村落众多,随便钻进哪一条巷子,总能见到一两处雕梁画栋的古宅。因而当记者寻访太湖中叶山岛上的古村落时,大部分的当地人均不以为然地告诉记者,那就是一个破村落,总共就住着70几户人家,而且大多剩下一些年纪大的人,前几年就搬迁了,村民搬进了对面的公寓房,现在的徐湾差不多就是一个空城,剩下几幢破败的老房,因为简陋,没有显赫的家谱,谁也说不出它的来龙去脉,一位在附近钓鱼的老伯告诉记者,他从祖辈上就住在这里了,靠打鱼为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前个几年,有个香港的老板看中了这里,想搞酒店开发,然后对整个村庄的居民进行了搬迁,但却不知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动工,附近的村民,见房子空着,就在里面养鸡、养猪,原来的自家的自留地还照样地种着,时间长了不住人,这个村落越发地显得破败。然而在专家的眼里,这个破村落的自然形态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江南原汁原味土著古村落的绝版。

整个村落找不到一条标语

车过太湖大桥,在状元楼宾馆对面停车,在一个交易市场背后,恐怕谁也无法想象,那里竟然还有一个从明代以来就存在的村落。水产交易市场一侧一块极不醒目的标志,就算是村口了,沿着一条弯弯曲曲被杂草侵占的山路,我们进了村庄,山路两旁种满了庄稼、参天古树掩映下,村口废弃池塘中还散放着三三两两的鸭群,即使是盛夏,行走在高大茂盛的树丛中,也能透出几分凉意。蜘蛛网密布的几幢老宅里,院子里的枇杷树、桔树虽然有着自生自灭的凄凉,却依稀还能冒出几分生机。土灰色的门窗、青砖黛瓦,虽破落却明显地透着简洁,整个村没有大体量的建筑,也没有很强的摆放痕迹,但一眼就能让人看出这些都是明代的格局,即使有的门楼是清早期的,但从其础柱上看也有着明显的明代古老痕迹。文物专家们踏遍了古村落,却奇怪就连一些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上,也是干干净净,没有一条类似*时期的标语,也没有任何战争的痕迹。可以看得出来,历史上这个村落很太平、安宁,从明代形成村落,格局建筑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很少遭到政治风暴或战火的侵袭破坏,这是一个宁静的村庄,苏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尹占群处长用令人振奋来形容这个村子带给专家们的惊喜。

依山而筑 仅有一条山路

如果能恢复到明末清初的时候,杂草丛生的村落应该还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天在岛上种庄稼、湖里捕鱼捞虾,过着最原始的生活,房屋均是依山而筑,没有太繁华的装饰,整个村庄没有精心修饰,像鱼骨状分布,唯一一条穿东西的街道还是一条时间久了过后自然而然走出的山路,专家称,这可能和村落自给自足式的生存状态有关,因为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状态,便也不需要修建所谓的街道。与一般古村落家家户户凿井取水不同,背山临水的自然优势,给了村民一个取水的便利:整个村落没有一口井,以两个大水池为中心,日常生活所需便均来自于这个水池,而专家仔细观察之后,更惊奇地发现,这两个水池所处的位置,就像太极图中两个眼,整个村庄也正如一个太极图。池边至今仍散落着许多石碑,因为被当作搓衣板,洗久了,上面的文字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但是很多明清年号仍可以轻易辨认出来。记者行走其中,偶尔几幢洋插队的楼房里会走出几个老人,弓腰驼背,背着篮拿着镰刀,嘴里呢喃着,只是现代的人已很难与之沟通了,但在这样一个村落里的老人,却能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老人也成了历史元素的一种。

江南土著古建筑的绝版?

苏州市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在洞庭东西山发现的古村落中,记载的大多是仕大夫的一种生活状态,大多数古村落更多保留下来的仅是一种建筑,徐湾村的价值恰恰在于它还原了古村落本来的面貌――村落是农业社会农民自然形成的,没有奢华的建筑,就是一种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岛为单位自然形成的徐湾古村落具有唯一性。说其为江南原汁原味土著古村落的绝版,一点也不为过。事实上,即使今天,我们踏进古村里,一种世外桃源的气息仍能扑面而来,真切感受到苏州最早土著居民的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

徐湾村虽然已经纳入了苏州市刚刚公布的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名单,虽然政府刚刚公布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但是如同其他古村落所面临的保护难题一样,缺乏的是足够的资金与一个真正能保护并利用古村落的方案。另一桩让专家忧心的事是,与所有古村落类似,徐湾也面临着一个建筑构件流失的危机。在村落的每个角落,古石碑、古石柱等随处可见,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搬迁、人去楼空没有人居住的村落,对古元素构件的保护更显得急切。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保护措施,在保持现在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注入一些文化时尚的元素,打造一个特色古村落,将不失为一条出路。 (沈红娣 张育红,来源苏州新闻网)

 

欢迎光临
郑重声明
至正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至正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发信至zzsw@zzsw.net 或至电0512-65582789。

修改幸福     
本 贴

〖61.17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请 留 言
选择表情: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项目符号 编号 回退 缩进 字体颜色 字体突出颜色 剪切 复制 粘贴
删除 撤消 恢复 普通水平线 超级链接 删除文字格式 插入表格 插入网上图片,支持格式为:gif、jpg、png、bmp 自动插入播放的媒体文件 插入栏目框 插入网页 查看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