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范蠡
春秋晚期吴越争霸,范蠡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尤其是他功成身退,在苏州辞官下海经商,留下了千古佳话。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人,年轻时师从奇人计然。越国大夫文种很赏识他的才学,便把他推荐给越王勾践,成为勾践的主要谋士。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投降称臣。范蠡随勾践到了吴国,在阖闾墓前石室里为吴王养马三年。回国后,范蠡为越国谋划了“十年生聚”的富国强兵方略,后又为攻吴设计了计策。一为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二为掏空吴国府库,借口灾荒,借贷十万石粮食,而还粮已蒸过,次年播种颗粒无收;三为离间计,除去刚正之臣伍子胥。灭吴之后,范蠡被封为上将军,范蠡急流勇退,驾一叶扁舟从太湖出奔,开始了改姓换名,经商致富之路。因文种有知遇之恩,曾投书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你为何还不离去?”后文种被勾践赐剑自杀。范蠡在齐,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千万钱。齐国人听说范蠡的贤明,要请他作齐相。范蠡把家财都分给亲友乡邻,又离开了齐国,来到了陶,变易姓名为陶朱公。曾创立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等“经商十八法”,成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商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