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苏州指南
消费天堂
特快专递
在线订房
古玩藏品
贴图观赏
大众信息
苏州纵横
|
文史资料
|
姑胥掌故
|
名人名作
|
楹联诗词
|
喜庆节令
|
特色街市
|
吴门揽胜
|
名优特产
|
苏州随感
|
民俗风尚
|
吴侬软语
|
≡
网站首页
≡-->『
苏州指南
』-->『
名优特产
』-->苏绣天下秀
主题:[原创]
苏绣天下秀
表 情
作 者
哈哈
发 表 时 间
2006-3-22 10:37:53
下一篇
本文:9466
苏绣天下秀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乌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刺绣佳作,皆名垂一时。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沈云艺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备加赞赏,书写“寿”、福 ”两字,分赐给沈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嗣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那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傅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开拓了苏绣崭新的一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章提交者:余何(凯迪网络
欢迎光临
郑重声明
至正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至正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发信至zzsw@zzsw.net 或至电0512-65582789。
本 贴
〖222.9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请 留 言
选择表情:
段落格式
普通
已编排格式
标题一
标题二
标题三
标题四
标题五
标题六
特殊字体格式
上标
下标
地址
闪烁
移动
飞行
删除线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选择字体
自定义字体
默认字体
宋体
黑体
隶书
幼圆
楷体
仿宋
新宋体
华文彩云
华文仿宋
华文新魏
Arial
Arial Black
Arial Narrow
Century
Courier New
Georgia
Impact
Lucida Console
MS Sans Serif
System
Symbol
Tahoma
Times New Roman
Verdana
Webdings
Wingdings
字号
一号
二号
三号
四号
五号
六号
七号
查看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