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瘦鹃为何钟爱紫罗兰
周瘦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翻译家和园艺盆景大师。数日前拜读了颜世和先生所撰的《周瘦鹃与紫罗兰》一文,文章提到了周瘦鹃先生喜欢紫罗兰的原由,但并不详细。而周瘦鹃所撰不同版本的《一生俯首紫罗兰》文章中常用“我之与紫罗兰,不用讳言,自有一段影声,刻骨倾心,达四十余年之久,还是忘不了;因为伊人的西名是紫罗兰,我就把紫罗兰作为伊人的象征……”。 “瑛儿,你总该知道,我从十八岁起,就爱上了紫罗兰,经过了漫长的五十二年,直到今年七十岁,仍然是死心塌地的爱着它……我为什么这样念念不忘呢?你当然知道是象征着我所刻骨倾心的一个人的,花与人,人与花,早已混为一体,而跟我结成毕生以之的不解缘了。”来解释喜爱紫罗兰的原因,但还是非常含蓄。如今笔者依有关史料来叙述这段往事、影事,不当之处还望有关人士和读者海涵,并加指正。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有一次年轻的周瘦鹃偶然观看务本女学生所演的戏剧,演剧者周吟萍十分活泼可爱,可谓该校的一支花,他非常爱慕,渐渐与她熟识,交往也颇频繁,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但谈及婚嫁之事,女方家境很富裕,瘦鹃当时却是一介穷书生,门第悬殊,对方父母坚决反对,在封建的礼教束缚下,周吟萍只能听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无奈与他人成婚。惋惜的是,这对有情人却始终末能成眷属,而周吟萍的英文名字Vilet,即“紫罗兰”的意思。所以周瘦鹃特别钟爱“紫罗兰”,平时莳花赏花忆事忆人,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周瘦鹃先生确实不愧为一代名家,“紫罗兰之恋”虽然给他带来了痛苦,但并没有将他击倒,反而激励他,给他的创作带来丰富的灵感和素材,甚至在当时与其相识的朋友、小说家张恨水也受瘦鹃此事的感染和启发,竟创作出了《换巢鸾凤》一书,书中的主角即以周瘦鹃为原型。
看如今,有个别恋爱中的男女遇到感情的挫折,不是寻死觅活,就是进行不计后果的攻击他(她)人,不仅毁了自己,也给他(她)人带来终身难以弥补的后果。热恋和失意中的人们做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懂得将失恋(意)化为动力,请记住,天涯何处无芳草,有情缘之人终定会成眷属的!
----------------------------------------------------- 最后编辑:admin 编辑时间: 2006-5-15 12:2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