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是民间重大的传统节庆。
端午节民间有划龙船、吃粽子的习俗。苏州人认为这些习俗源于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辅佐阖闾登上吴国王位,象天法地筑苏州城,强兵富国,使吴王称霸东南;但最后却在吴王夫差时遭谗被杀,拋尸江中。所以过去苏州人划龙船,多在胥门塘河。苏州过去参加竞渡的龙舟十分讲究,这种龙舟窄而长,有龙头龙尾,船身上还刻绘着鳞甲,船中搭着彩棚,前后罗列旗幢、绣伞。竞渡时,锣鼓喧天,鞭炮不绝,万人喝彩;船上健儿奋力挥浆,船头船尾还有勇士,做出种种精彩杂技动作。
苏州人过端午节,还要将做成人形的艾叶与剑状的菖蒲扎以蒜头挂于门首。并将雄黄调入酒中,蘸洒壁角,涂抹于小儿耳、鼻等处,以此酒在小儿额头书写“王”字。这一天还要给孩子穿戴虎头鞋、帽,带香包,胸前挂小网袋,盛熟鸭蛋和蒜头。穿、戴虎头鞋帽等,是希望孩子像虎一样勇猛,使“疫鬼”不敢犯。苏州人还喜欢以硬纸制成小粽子,缠以彩色丝线,作为互相馈赠的节日礼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