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苏州指南 消费天堂 特快专递 在线订房 古玩藏品 贴图观赏 大众信息
  史海钩沉 | 往事纪实 | 感悟人生 | 社会万象 | 漫步天下 | 情感之窗 | 幽默笑话 | 时装美容 | 美食天地 | 谈天说地 | 名花嘉木 | 英才园地 |
  旅游导引 | 交通运输 | 文教科技 | 市场产业 | 金融事务 | 广告传媒 | 生活服务 | 商务检索 | 医药卫生 | 投资择业 | 汽车房产 | 机关社团 |
网站首页≡-->『 独立类别 』-->『 往事纪实 』-->五十年黄金梦
主题:[转贴] 五十年黄金梦
表 情 作 者 叶子绿 发 表 时 间 2006-5-19 14:59:02 下一篇 本文:11989

五十年黄金梦

 

20世纪最后一个年终岁末,央行首次向个人消费者推出4款千禧纪念金条。在上海,享有独家经销权的南京东路老凤祥银楼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发售当日短短3个小时,600多根金条就被抢购一空。

 

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办黄金宝业务之前,国内个人黄金投资业务一直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除了黄金首饰、黄金贺岁金条以及部分品种的纪念币,市场几乎没有适合个人投资黄金的正规渠道。个人所能享有的黄金,也仅限于首饰和经中国人民银行允许的一些小礼品,黄金的生产与销售长期置于政府严格的管制之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当时国家已确定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但是金银一度仍在城乡市场上计价流通。一位解放前在上海经营棉布批发生意的老人王维安曾告诉记者,解放前夕,金圆券贬值,造成物价飞涨,那段时期他手里不留现金,只存棉纱、棉布、黄金和粮食,所有交易都是以货换货。王维安说,比如,原先一两黄金可以换50匹布,今天棉布涨价,1两黄金只能换45匹布,我就把棉布卖掉换成黄金;过两天1两黄金可以换52匹布,我再把黄金换成棉布,一个倒手,就净赚了7匹布。

当时的上海,黄金白银成为市场投机的对象,人民币在金价的打压下不断贬值。为了打击投机行为,树立人民币的权威和稳定物价,1949年6月,华东军区司令部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部关于华东区金银管理暂行办法的命令》,《办法》规定,金块、金叶、金条、金盾、银块、银条、银币、元宝、金银质首饰等金银制品,禁止带出解放区,民间不得计价行使流通与私相买卖。

《办法》还规定,属于人民自行佩带之金首饰不超过1市两,银首饰不超过4市两,私人用作馈赠之银质器皿不超过20市两者,可以在解放区内自由迁移,否则必须申请政府开具携带证明,具明携带人姓名、住址、所带金银数量及携带理由、经往地点、时间等。

到了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金银统一由人民银行经营管理,随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普通民众与黄金之间被严格的管制政策彻底隔离。黄金统收专营体制的形成,保证了五六十年代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金银的大量需求。

1968-1978年的10年间,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总储备的平均份额高达61%,当时黄金是我国唯一可以大量运用的应付突发事件的硬通货。1958年大跃进时期、1960年困难时期、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期,我国都曾经动用黄金储备,以应急需。直至1982年,中央政府为了适应百姓生活需求,调整了黄金管理方式,恢复了中断20多年的黄金饰品市场。在民间深受喜爱的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黄金饰品,才得以重新光明正大步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国内整个黄金市场的运作,依然在政府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掌控之下。

在中国的民间,老百姓历来有收藏黄金保值增值以应不时之需的传统。20世纪最后一年的年终岁末,人民银行推出4款千禧纪念金条,再次激发出百姓对购买黄金的空前热情。1999年12月,央行向全国限量发行总量为1500公斤的金条。北京、广州、上海等11个经销城市都出现了市民疯狂抢购的场景。

这是建国50年来,中国首次向普通民众公开发售金条。当时,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在280美元/盎司左右,折合人民币约75元/克,而千禧金条的售价在北京是104元/克,在上海是110元/克,高于国际市场价30%-40%,几乎完全按照黄金饰品的价格来定价。高昂的价格,丝毫未能减弱民众购买的热情。在上海,享有独家经销权的南京东路老凤祥银楼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发售当日短短3个小时,600多根金条就被抢购一空。千禧金条的发售成功,让老凤祥再次领略到黄金业深厚的群众基础,也由此看到了企业自身巨大的发展空间。可是身处现行的黄金管理体制之下,老凤祥的经营者们也时常会感到几分无奈。

作为中国黄金领域的百年老店,老凤祥每年黄金材质需求高达10吨。过去20多年中,老凤祥每年都要收到3张用金计划单,单子上盖有国家发展银行经济政策协调司中国人民银行金银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运行司三个大红公章。只有凭着这纸通知单,老凤祥才有权从银行购买黄金,企业才能得以正常运转。这种等米下锅的经营方式,常常让老凤祥的黄金供应捉襟见肘。

2001年末,中国黄金储备达到500吨,同年4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配统购的计划管理体制,组建上海黄金交易所,推进黄金市场的体制改革。一年后的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人民银行终于停止了运行数十年的黄金配售业务。这一年老凤祥公司第三批950公斤的黄金饰品生产用金计划单在完成了最后的历史使命之后,变成了公司珍贵的收藏品。

随着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运行,今后中国的黄金价格将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老凤祥再也不用拿着计划指标到银行去提黄金,它的用金量也不再受到计划的限制,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108个会员单位之一,它可以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来调节自己的黄金购入量,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至此,中国的黄金体制改革初步完成,黄金市场开始走向全面开放。(原载新民周刊撰稿/杨艳萍)

 

“欢迎光临”
郑重声明
至正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至正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发信至zzsw@zzsw.net 或至电0512-65582789。

叶子绿     
本 贴

〖61.17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请 留 言
选择表情: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项目符号 编号 回退 缩进 字体颜色 字体突出颜色 剪切 复制 粘贴
删除 撤消 恢复 普通水平线 超级链接 删除文字格式 插入表格 插入网上图片,支持格式为:gif、jpg、png、bmp 自动插入播放的媒体文件 插入栏目框 插入网页 查看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