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首    页 苏州指南 消费天堂 特快专递 在线订房 古玩藏品 贴图观赏 大众信息
   苏州纵横 | 文史资料 | 姑胥掌故 | 名人名作 | 楹联诗词 | 喜庆节令 | 特色街市 | 吴门揽胜 | 名优特产 | 苏州随感 | 民俗风尚 | 吴侬软语 |
网站首页≡-->『 苏州指南 』-->『 民俗风尚 』-->布袋和尚与腊八粥
主题:[原创] 布袋和尚与腊八粥
表 情 作 者 虫子 发 表 时 间 2005-5-19 15:52:06 下一篇 本文:6960

布袋和尚与腊八粥

   

苏州西园罗汉堂,迎门有一尊手执红布袋、挺着大肚皮、笑咪咪的和尚塑像,人称他是“弥勒笑佛”,也有人叫俚“布袋和尚”。相传“腊八粥”就是由他创始的。

据说很久以前,苏州西园戒幢律寺来了个挂单和尚,名叫阿二。俚是从天台山国庆寺来的,年纪已经四十出头,腰圆臂粗,五短身材,身背一只红布做的乾坤袋。对当家师傅说:“小僧种田出身,不论何种粗活,都能应付,请当家师傅作主。”老当家看俚身坯结实,出言吐语忠厚老实,心想斋堂正缺人手,何不派俚去做杂务呢?于是阿二和尚便做了一名“伙头僧”。

阿二每天起早摸黑,挑水、淘米、汏莱、烧火,忙得团团转,一有空闲,还要到蔬菜园里除草浇水。阿二有个好习惯,每次烧火辰光,眼睛总是盯在稻柴上,只要发现稻穗头,都一粒粒拾起来,剥去谷壳,然后放在乾坤袋里;汏过碗盏淘过米,勿肯立即拿水倒脱,先要淀一淀,慢慢地倒脱污水,把剩下的饭粒捞出来,摊在芦席上晒干,然后放在乾坤袋里;在地头上拾到一粒豆、一棵菜,也总是烘烘烤烤,统统放到乾坤袋里。这样日复一日,经过三年辰光,收集的五花八门的食物,少说也有两石半。

这年阴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脚。管钱粮的和尚也上大殿念佛去了,一时糊里糊涂,竟忘记开仓取米粮。呒不米粮哪能烧饭?阿二急得勿得了。阿二前思后想,想到了身边的乾坤袋,俚心里暗暗思忖:把三年里积剩下来的勿勿少少食物,一齐倒入锅内烧,不就解了这个无米作炊的燃眉之急吗?

“笃——笃——笃——”开饭的“云板”敲响哉。五六百个和尚列队进入斋堂,心里都在想:“今朝是佛主得道之日,定有一餐丰盛的素斋好吃。”可是走进斋堂一看:“啥个物事呀!粥勿像粥,饭勿像饭,菜勿像菜!……”上口一吃,味道倒蛮好,特别开胃,个个争先盛添,恨不得连洗锅水都喝下去哉。寺里老当家也觉得蹊跷,问阿二这是啥东西?阿二就原原本本告诉了老当家。老当家听后双掌合十说:“善哉!善哉!惜衣有衣,惜食有食,阿二积福,功德无量,真是可敬可佩可贺!”在场的和尚听了,一致公认阿二和尚烧的饭是“皆大欢喜”。众和尚商定,每年阴历十二月初八都要烧这种粥吃,以此纪念阿二和尚的惜食行为。这种粥后来连老百姓也烧来吃了,取名“腊八粥”。

-----------------------------------------------------  
最后编辑:admin  编辑时间: 2005-5-22 4:02:18  

欢迎光临
郑重声明
至正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至正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发信至zzsw@zzsw.net 或至电0512-65582789。

虫子     
本 贴

〖221.22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请 留 言
选择表情: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项目符号 编号 回退 缩进 字体颜色 字体突出颜色 剪切 复制 粘贴
删除 撤消 恢复 普通水平线 超级链接 删除文字格式 插入表格 插入网上图片,支持格式为:gif、jpg、png、bmp 自动插入播放的媒体文件 插入栏目框 插入网页 查看HTML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