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在哪里(蒋昊群)
天使在哪里?
昆山国际学校初二(3)班 蒋昊群
孩子的手抓住魔鬼的黑蝙蝠翅:“天使,你一定是天使!”
※
我,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我的母亲生了很重的病,她快不行了。但今天,幸运女神到了我家,她对我说:“孩子,今天一位偶尔路过的天使将在你家借宿。”说完她就消失了。我问妈妈,天使究竟是什么。妈妈告诉我,天使就是同情与仁爱的化身,无论你地位何等低下,天使都会祝福你。我听了,便希望天使快快到来,在天使祝福妈妈时,顺便给我一个吻。
天使来了。我看见她雪白的,一尘不染的翅膀落在我家的破屋前,我激动得快晕了。我与母亲欢天喜地地迎接她,我们拿出家中唯一的黑面包给了她,并把唯一的小床让给了她。当然,对于天使所做的一切我心甘情愿,甚至可以感到幸福——虽然,我没有得到天使之吻。
然而,这个晚上,母亲还是死了,天使也不辞而别,我抱着母亲的尸体哭了一整夜。
夜晚降临了,我还在哭着,但不知何时,我的面前多出一把金币。我抬起了头,黑夜中无法看清他的脸,但他一身漆黑,背上长着一对黑色的翅膀。他靠近了,我吓得后退了几步,他走到我母亲旁边,抚摸了一下妈*头。啊!妈妈睁开了眼睛,我站在那儿不知所措,他又走向我,他一把搂住了我,吻了一下我的额头,他转身就要飞走,我一把抓住了他的翅膀:“天使,你一定是天使!”
※
我,一个可怜的天使,受上帝的指示,我今晚将住在一个穷人家。
我,到了那户人家,降落时,我皱了皱眉,但那欢天喜地的母女没有发现。我恼火地在他们家住了一夜。他们只给我吃黑面包,睡破小床。我突然想起了富人家的水果大蛋糕,还有那柔暖蓬松的天鹅绒枕被,我叹了口气:这才是一个天使应该享用的啊。于是,我决定不辞而别。
天未亮,我就飞走了。路上,我又恼火起来,这样糟糕的待遇还值得我感谢吗?这样小气的人家还值得我告别吗?我可要忙着赶到远方给别人送去幸福呢!
※
我,魔鬼,令人厌恶。
我受上帝指示去接受一位穷苦妇女的灵魂,我耸了耸肩,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事,我每天得干不下两次。
我来到了一个破屋子前,准备干我的事。我忽然看见一个孩子伏在他母亲尸首上痛苦。我想着,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给些钱打发他走吧。我变出了一把金币,放在孩子面前。孩子抬起头,看见了我,我也盯着孩子那令人怜爱的眼睛,那双眼睛里充满了痛苦悲伤,还有一种我最见不得的东西,叫做爱。那爱像熊熊火焰,我那用铁块做的心脏不知怎么好像要被熔化了。我踱步到那尸首面前,使出了魔法——他母亲复活了。我吻了那孩子的额头。
我要走了,给上帝交差。我转过身,张开翅膀,突然,我全身的血液一下子全涌到了大脑里——那孩子抓住我的黑蝙蝠翅。上帝告诉我,翅膀是我内心邪恶的象征,它会使我失去理智——魔鬼是不需要理智的。
我大脑里的血液迫使我要结果这个小孩,我举起了右手……
一个不可思议的声音穿过了我脑子里的血液
“——天使,你一定是天使!”
评点:
你读懂了这个寓言吗?一个以三种人物作为第一人称叙述的寓言。它的诞生非常偶然。当我对同班的缪盈盈同学所写的《三叶草的幸福》中的两种人称转换大加褒扬以后,蒋昊群跃跃欲试。学生是天生的模仿者,缪盈盈是模仿自许多现代派作家的写法,蒋昊群只是模仿缪盈盈,他似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到这个寓言的寓意。“天使在哪里?”小孩,天使,魔鬼,究竟谁是天使?通过那句反复出现的话语,“孩子的手抓住魔鬼的黑蝙蝠翅:‘天使,你一定是天使!’”你一定明白:天使在人间!那个纯真的小孩,才是真正的天使,他纯真的眼神,善良的童心,感化了一个魔鬼。而那个贪慕虚荣的天使,或许更像真实的人,只有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
第一次读到这篇寓言的时候,我非常震惊,我为蒋昊群不凡的构思深刻的寓意而暗暗叫好。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孩子,也一定是一个天使。
指导老师:陶静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