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相筑城
吴王阖闾即位后,开始了创立吴国霸业的历程。他举贤任能,施行仁政,劝农课桑,当时人们习俗席地而居,按照礼制,诸侯的居室都要铺上好几层的席,可阖闾仅用一层。吃饭每餐也仅一菜,十分节俭。阖闾重用伍子胥,让他参谋国政。伍子胥受此礼遇,愿为阖闾而肝脑涂地。阖闾向他问策,伍子胥说:“治理国家首先要安君理民。要想治理臣民,成就霸王之业,就必须先设立城郭,做好防御工作,充实粮仓和武器库。”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意见,并命其全权负责建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定了城址,并着手筑造了阖闾大城。当时的阖闾大城,周长四十七里,设有象天八风的八个陆门,法地八聪的八个水门,民有所居,粮有所屯。其规模和气概标志着当时吴国实力及上升态势。从城门的命名上也可以看出吴国当时的雄心。西墙的北门叫阊门,是取阊阖天地之气的意思。越国在东南,按照八卦方位,吴在辰位,属龙,于是在西南门取名为蟠门,而越在巳位,属蛇,因而东南门名为蛇门,想要借此来压制越国。北面的门分别叫做平门和齐门,自然是要平鲁威齐了。大城之内还修筑了周长十里的吴子城,作为吴王的宫殿。公元前514年建立的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这是中国历史上仅存的一座两千五百余年城址几乎没有变动的城池。
|